什么是“奁炉”?

什么是“奁炉”?

“奁”

这个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,它念“lián”。

原来是指一种女性用的化妆盒 ,这种桶状的漆奁在江南地区多有出土,妇女们通常在出嫁的时候都会配这么一个奁作为嫁妆。

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还有一种类似造型的器物,不是妇女的梳妆用具,而是作为香具使用,叫做“奁式炉”。

肉庄藏品

关于奁式炉,扬之水老师的《香识》中有详细的炉的用法介绍,古书中也多有提及此种香炉,各个窑口也都有烧造此种造型的器物,浙江绍兴的塔基地宫中也曾出土过一件这样的器物,里面还有大量的香灰,这就更加明确了这种“奁”是作为香炉来使用的。

扬之水《香识》

肉庄藏品

肉庄藏品

可看似板上钉钉的剧情在这就要翻转了,翻看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出版的图录,我们发现,台北故宫将这种造型并带弦纹的器物定名为“弦纹樽”,北京故宫命名为“三足樽”。说好的奁式炉,到这怎么变成“樽”了呢?“樽”不是酒具吗?

唐李白有诗:“莫使金樽空对月”,早期的壁画、绘画上也有这种分酒器的明确用法,可在唐代还是酒具“樽”,到了宋代怎么就变成香具“炉”了呢?

法门寺地宫出土

唐《宫乐图》

贵妇们用装有美酒的樽来分酒。

原来这都是“吕大临”惹得“祸”,这位“吕氏家族墓”的主人生前酷爱金石学,还著有一本《考古图》,其中将这样一件器物注释为“凤奁”。金石界的大咖都这样说了,后来的人也就跟着这么叫了。

至于到底说是樽还是炉呢,这个其实没有一定的叫法,在宋以前是樽,但宋代人崇尚金石学,多有仿古三代青铜器,很多造型器物在宋代也都摆脱了原来的用途,开发了新玩法。戴维德基金会还有一件这样的器物,说它是炉呢,它尺寸太大,不符合宋代流行的隔火熏香方式所用器具的要求,说它是樽呢,当时也不用“樽”这样的叫法。那它到底是炉还是樽呢?或者还有什么其他的用途?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了。

所以,我们研究器物,不能一概而论,要还原到器物所处的那个时代情境当中去看,它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故事可以说,我们收藏器物,也收藏器物背后的故事,这也是收藏最大的乐趣吧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相关推荐

加捻的原理及目的是什么?
365bet体育线上

加捻的原理及目的是什么?

📅 08-16 👁️ 194
如何在华为浏览器中添加网站到书签
3654687

如何在华为浏览器中添加网站到书签

📅 07-05 👁️ 7786
中韩粉丝不待见,SJ唯粉不认可,周觅因不当言论被骂至今
胡厚崑先生
365bet体育线上

胡厚崑先生

📅 08-30 👁️ 3138